我的596059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我的596059 陆零首页 庙会趣事 查看内容

第9000089期--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庙会

2018-6-3 15:22| 发布者: 596059| 查看: 196167| 评论: 0|原作者: 605960

摘要: 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敦煌,据老年人传说,自古以来一年三百六十天,月月有节日,天天有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绝大部分庙会,已逐渐自行淘汰,只有一些富有传统性的节日和庙会,流传 ...
1.png


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敦煌,据老年人传说,自古以来一年三百六十天,月月有节日,天天有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绝大部分庙会,已逐渐自行淘汰,只有一些富有传统性的节日和庙会,流传至今。其中农历四月初八莫高窟的浴佛节(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庙会,久盛不衰。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活动方式,又寄予了不同的内容。



我国自汉唐以来,就已经形成一个信仰佛教的世界大国,当时敦煌是中西文化政治经济交往的咽喉重镇,又有莫高窟这座佛光宝地,自古至今在这一带繁衍生息的人们,不辞路途的艰辛遥远,不顾经济的富裕或拮据,都要来到莫高窟敬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或苦度众生,救苦救难,修行来世。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四月八浴佛节,自古以来就成了敦煌和附近一带人烧香拜佛的传统节日。




2.png



莫高窟地处敦煌城东南50华里的三危山和鸣沙山的峡谷中。大泉河横穿而过,不但养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僧侣,供奉佛祖、修心养身,及建造莫高窟的民间艺术大师;而且浇灌了这里的花草树木,参天的白杨、如盖似伞的古榆,掩映着山崖高低错落的佛窟,显得更加壮观美丽。

在芳草萋萋、百花斗艳的每年四月初八之前,人们受着历代统治阶级和祖辈们对佛教的宣传:弥乐能拯救众生,摆脱苦难,人们只要虔诚的敬佛,大千世界就会国泰民安,人人长寿,颐养天年,人间就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福禄景象。

在道路不便,交通不畅的古代,虔诚的佛教徒为了体现佛教不杀生不残忍,大慈大悲的宗旨,在初三初四的深更半夜,从四乡六隅徒步到莫高窟,众多的善男信女乘坐便于在沙漠行走的古老的大轱轳牛车、马车或骑驴、骑马,并准备了足够的口粮素食如馒头、油饼、米糕等;富户人家则是美酒佳肴应有尽有,纷纷来到莫高窟。有的住在寺院内,有的住在洞窟内,大部分的人住在露天树林的沙滩上。常年住在莫高窟的僧侣,还为烧香拜佛者在寺院中准备好锅灶、烧柴提供了做饭的方便。

古代积德行善的人,为使四月八浴佛节到莫高窟拜佛的行人便于休息喝水做饭,在戈壁滩的中途修建了房屋。每年都有人自觉自愿地从远方拉运来水和烧柴,义务性地供应开水或让行人做饭充饥。俗称这处房屋为茶房子。这项社会公益性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五十年代,因修通了县城至莫高窟的正式公路,又有汽车通往,茶房子才逐渐废弃。

敬香拜佛和赶庙会者,登高爬低进洞烧香叩头,香火最旺盛的要算那依山而立、九层飞檐、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内坐一尊高33米的石胎泥塑的大佛像。

僧侣们身着大红金边的袈裟,击钟打鼓,敲罄颂经,为跪地叩头、焚香拜佛者消灾免难。

有的则是往年许愿,近年得幸,供盘(白面馒头)献羊,挂起神灵保佑、功德无量、普渡众生的经幡,以示还愿感恩。

有的施舍数额不等的布施(金钱或货币),登记造册,装入功德箱,用以开凿洞窟或寺院的修补。

人们还在僧侣手摇法铃、口中念念有词的指此下,从佛座下黑古隆冬的观刹洞里钻出钻入,相传这样不仅可使男女老少消灾免难,还可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其次要算是娘娘殿,在早生贵子早得福的传统思想支配下,一些缺儿少女或久婚不育的年轻妇女,在婆母或生母的陪伴下,烧香拜佛,并献上精心绣制的花鞋,祝愿送子娘娘穿上绣花鞋,早日送子上门。

持有祈求保佑平安,时来运转,改变贫苦面貌,积德发财、升官增禄等这种心愿的人们破费金钱了却心愿。穷苦人家宁愿省吃俭用过清平日子或高利借贷也要烧香拜佛许愿还愿。献上对佛的一片赤诚之心,每年四月八到莫高窟烧香拜佛,就成了古代敦煌一带人民的精神寄托。




3.png



敦煌是古代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一大都会,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之处,又是军事要塞。自古以来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而成为一个移民屯垦地区。

俗语说:“人上百口无奇不有”,随着一批又一批的移民的到来,将各地的风俗习惯、各行各业的生产技能也带进了敦煌,同时一批民间文化界的艺人也来到了敦煌。在每年的浴佛节他们带着各自的乐器,在这众人聚集、百花盛开、流水潺潺的莫高窟的树荫下、小溪旁或寺院门前的广场上,席地而坐,清唱各地民间优美动听的曲调,抒发青年爱情的绣荷包、送情郎、十杯子酒、闹王哥、十月怀胎、小寡妇上坟。

有地方戏曲眉户(即眉鄠(hù),或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主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杀狗劝妻、三娘教子、小放牛、闹书馆、磨豆腐、怕老婆顶灯、老换少、张连卖布。有反抗地主剥削压迫长工的刘伙计算账等等。琴声唱声悦耳动听,听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庙会又变成了群众自办自演,传艺学艺的文化交流场所。

年复一年的莫高窟四月八庙会,在封建社会男女青年平时很少见面的情况下,又为青年男女选妻择偶的良好机会。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之后,敦煌人民传统的莫高窟四月八浴佛节赶庙会的风俗习惯有增无减,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党和人民政府又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人民在经济上的翻身,带来了思想的解放。

每年四月八浴佛节,地方政府组织国营商店,饮食服务行业到莫高窟供应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为了方便群众又组织汽车往返拉运游客。

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学者和工作人员又为观众介绍洞窟建造的过程和时代特征,壁画塑像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保护研究莫高窟的重要性和帝国主义分子盗劫破坏莫高窟珍贵文物的罪行。他们还多次举办出土文物和临摹壁画展览,逐渐增强了敦煌人更加热爱家乡,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同时使传统的四月八浴佛节到莫高窟敬香拜佛、许愿还愿、祈祷神灵保佑的陈规陋俗也逐步得到了改变。

除一部分年老的佛教信徒之外,绝大多数的人是参观莫高窟美丽如画的自然景致,欣赏壁画雕塑的高超艺术。

民间艺人更是满怀激情地演唱自编的富有新内容的“解放敦煌城”、“南山剿匪记”、减租反霸、穷人闹翻身、婚姻自主为主题的眉户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曲小调。这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为开展镇压反革命、土地革命、实行新婚姻法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而且将历史上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庙会有形无形中变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拥护共产党、热爱新生活教育的宣传阵地,又为传统的庙会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间,敦煌人民四月八游览莫高窟传统节日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内容一年比一年新。

自从一九七九年敦煌被国家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后,国内和世界各国潜心研究敦煌学的专家学者,捷足先登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参观访问、旅游考察,大量的论文、观感记、各类有关敦煌的文学作品刊登之后,更吸引了人们研究敦煌学,向往敦煌的情趣。

80年代初期,甘肃省歌舞团,以莫高窟壁画为题材、中西文化经济交往为内容,编导了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首次把具有敦煌艺术特色的舞蹈、音乐、服饰搬上了舞台。在国内外演出之后,轰动一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将这种歌舞形式称之为“敦煌舞”,成了舞蹈学上的专用新名词,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敦煌旅游参观。

丝路通,敦煌兴,丝绸之路成了我国三条旅游黄金热线之一。

改革开放的十五年间,古城敦煌已接待中外游客245.6万人次,其中外宾达17万多人次。

敦煌1600多年来的精湛艺术和众多的文物景点及独特的自然景观,使国内外游客看不厌听不烦。

敦煌艺术在世界享有的崇高声誉,增强了敦煌人民,乃至甘肃人民的自豪感,也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特别是每年四月初八传统的莫高窟浴佛节庙会,在时间上又往往和“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的假日及中小学生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相连在一起,不仅吸引了敦煌城乡的男女老少,而且吸引了邻近县市的人民群众,玉门油田、嘉峪关钢城、青海柴达木油田及新疆的干部职工、农民、离退休干部及国外旅游团体,前来旅游参观、欣赏被誉为敦煌艺术宝窟的敦煌莫高窟。

近来年日本、韩国、台湾、港澳及内地的一些佛教团体,又在四月八浴佛节赶来莫高窟开展佛事活动,使古老传统的敦煌莫高窟四月八浴佛节庙会,变成了融旅游参观、开展文化和购物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新旧合一的盛大节日,也将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佛事活动中心。


51

开心
51

佩服
58

真牛
54

无聊
49

失望
54

不错
53

精彩

刚表态过的朋友 (370 人)

  • 无聊

    匿名

  • 真牛

    匿名

  • 精彩

    匿名

  • 失望

    匿名

  • 开心

    匿名

  • 无聊

    匿名

  • 佩服

    匿名

  • 不错

    匿名

  • 真牛

    匿名

  • 精彩

    匿名

  • 失望

    匿名

  • 开心

    匿名

  • 佩服

    匿名

  • 无聊

    匿名

  • 真牛

    匿名

  • 精彩

    匿名

  • 不错

    匿名

  • 开心

    匿名

  • 失望

    匿名

  • 佩服

    匿名

  • 无聊

    匿名

  • 真牛

    匿名

  • 精彩

    匿名

  • 不错

    匿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关注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联系我们|陆零网| 我的596059 ( 浙ICP备14020058号-1

GMT+8, 2025-5-14 08:36 , Processed in 0.0777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